|
-
“四川文华奖”舞台剧目展演活动于11月29日晚落幕,纵观艺术节剧演,题材和形式十分多样,其中,以高校师生为创作班底的校园艺术也占据一席之地。
|
|
-
《追梦人》作为戏歌剧,其立意走向更大的舞台,这样用心的一个投入和形式的尝试更新,也希望更多的人来欣赏川剧的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戏剧潮流紧密联系。
|
|
-
川剧史上第一位女剧作家徐棻聊起川剧的那股劲头,令著名创意人物水墨画家彭长征感受到了前辈的创作激情和动力。徐棻老师和彭长征老师一起,以川剧与绘画交叉结合的方式探讨巴蜀传统文化,为我们打开一扇耐人寻味的国
|
|
-
此次首届四川艺术节《重点签约剧本作者创作座谈会》,是由来自川内各市州的23位剧作家参与座谈,为创作者们提供一个信息知识交流的平台,坚持与中国主流意识相接轨,不坐井观天,不落后于世界戏剧的潮流。
|
|
-
11月24日,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向全省文艺评论工作发布了“评论川军”行动计划。四川艺术网就该计划实施的意义、目标和愿景,采访了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
|
|
-
大人们凑到一块摆起龙门阵,娃娃们在一旁嬉笑玩闹……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不只是在儿童乐园能看到,还出现在了四川艺术节剧目展演舞台里。
|
|
-
半个世纪前,歌剧《江姐》风靡大街小巷,“江姐”也成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她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宛若磐石的理想信念更是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
|
-
悠扬高亢的《康定情歌》,华丽绚烂的康巴服饰,动感奔放的藏族舞蹈……11月28日晚,由甘孜州民族歌舞团倾心创排的主题歌舞剧目《高原风》惊艳亮相成都西南剧场。
|
|
-
首届四川艺术节系经国务院和国家文化部批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厅承办的全省高规格的艺术盛会。四川文华奖˙美术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纳入首届四川艺术节评选,
|
|
-
11月14日,《精神文明报》刊发题为《让艺术之光点亮时代精彩》文章,为四川艺术网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中所做的努力进行详尽阐释。
|
|
-
在11月18日下午的艺术品竞买会上,以书画作品为主的共计106件艺术作品经过激烈的竞价后共成交62件。
|
|
-
在11月18日晚,抗震题材精品剧目现代歌舞剧《断层线》在四川音乐学院北剧场的震撼上演正是如此,这是一首对逝者的哀歌,是一首激励人心的战歌,也是一首歌颂人类重建精神的颂歌。
|
|
-
四川省舞台美术艺术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三十余年来,省舞台美术艺术不断继承发展、开拓创新,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丰富和拓展了舞台美术艺术空间,增强了剧目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推动了我省戏剧艺术的创新发展
|
|
-
首届四川艺术节•剧本创作交易会旨在搭建剧本展示和交易平台,为院团创作生产服务——推出一批优秀剧本和编剧,促进剧本供需双方的了解和互动,实现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无缝对接。
|
|
-
11月17日,由成都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演出的话剧《保尔·冬妮娅》在四川省川剧院上演。话剧于2012年创作完成,收获业界好评,此次作为优秀剧目参加首届四川艺术节,并参与四川“文华奖”的角逐中。
|
|
-
11月16日,由阿坝州民族歌舞团创排的歌舞剧《故乡•多彩 阿坝》在西南剧院倾情上演,其绮丽秀美的山水自然和独具魅力的人文故事无一不让人惊艳感慨,舞剧中浓烈的家乡情怀更是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
|
-
唯美的传统歌舞和幽默轻松的“开心麻花体”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16日晚,情景歌舞剧《竹韵天下》在四川省歌舞剧院上演,满场观众在欢笑与感动中,与青神的“竹文化”有了一场美妙的邂逅。
|
|
-
11月4日晚,雅安市灾后重建感恩大型歌舞剧《大美雅安》在成都锦城艺术宫上演,1400余名观众盛赞。
|
|
-
在人生路上,和有些人相处起来很舒服,不会为了怕冷场而找些尴尬的话题,也能聊搞笑的不正经话题,他还在某些事情上有独道见解,可以与你分享沟通,不至于严肃呆板或者低级趣味,特别是能换位思考真心相待的人,为了
|
|
-
对于高校美术学院大四的学生来说,即将面临就业方向的选择,是继续从事绘画创作,还是另寻别路?近日,川师美院大四两名学生办双人展,用实际行动对未来做了个表态。
|
|
-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一年后的2015年10月14日,这篇重要讲话公开发表,全文1万4千余字。
|
|
-
那些在艺术领域默默耕耘的老书法家们是真实活着的人,每每与其相交,无一不是低调而自得地生活着,在老书法家们的世界里,我们却能于回眸时,窥见久违的单纯。
|
|
-
选择探究老书画艺术家生活,是好奇心的挑唆,更是依恋于内心柔软心灵碰撞的灿烂使然,第一次和老艺术家的有缘结识,竟会蓦地感受到久违的血液沸腾,窃喜之余,更多的是陷入对人生哲学的反思和领悟而无法
|
|
-
画布上的民国是图像化的视觉反应,如何探寻丁红卫先生思想深处那个“民国世界”,还需从绘画谈起,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