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好像我外婆家呀!”我指着骆国彬工作室里横挂着的一幅两丈长的山水画中的一个局部说。站在一旁的骆国彬笑呵呵的说:“你我都是四川人,我的画都是以四川为基点,每一幅都流露着四川的气息,你刚刚说这画的好像你老家,这也就是我画画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外婆家”就是这幅画中的某一处▲
绘画 就是命中注定
1968年出生的骆国彬,幼时的生活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在那些只有单调和枯燥的岁月里,绘画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说来也怪,我母亲在德阳农村生活,父亲在成都工作,家里人亲戚朋友没有一个从事与艺术沾边的工作,更不用说绘画了,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氛围,但是,我就那么喜欢画画呀……”骆国彬说着。和很多喜爱绘画的孩子一样,每一本课本上,都留下骆国彬即兴的涂鸦。老师在讲台上讲课,骆国彬就在讲台下画日本鬼子,看了三国演义就画张飞、项羽……每一本书可都没有放过,就这样深深陶醉在他自己的世界里。
▲骆国彬▲
真正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要从骆国彬初中毕业顶替父亲到成都人民商场上班的时候说起。人民商场不远处就是盐市口小学,白天学生上课,晚上四川省博物馆的研究员徐君熙就在小学里教绘画,实际上也就相当于现在孩子们上的兴趣班,但这对于骆国彬来说,就像“干柴碰到烈火”,积攒了十多年的热情一下子全被点燃了。看到启事的第一晚,骆国彬就立刻跑去报了名。报名那天,骆国彬看到老师教的是油画,急于系统学习的他没有考虑太多,“只要能学画画就好”,结果第二天上课时一看,怎么今天教国画了。原来这个绘画班是每周一三五教油画,二四六教国画,“国画也是画!”就这样,国画伴随着骆国彬直至今日。
不少人问过骆国彬“为什么就这么喜欢画画呢?”他自己也解释不上来,“真不知道,也没有必要深究,喜欢就喜欢了,可能就是命中注定吧!”
▲《蜀山腾迹图》局部▲
绘画 从爱好到职业
在刚开始学习绘画的十年间,骆国彬没有想过卖画挣钱,因为画画对他来说仅仅是业余时的一种放松方式,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在那十年间,骆国彬虔心跟着老师学习,不断临摹大师的画作,一点点的累积绘画经验。
2006年,人民商场改制,骆国彬没有选择继续留在人民商场,而是毅然决定做一位职业画家。因为他知道,从20年前跟着老师学习绘画以后,绘画就已经成了他一辈子的事业。在这20年的学习中,骆国彬不断累积绘画技巧、知识,一直在成长,现在的他能把自己的爱好作为职业,并且养活自己,为什么不去做呢?
▲骆国彬▲
成为职业画家的骆国彬,更不能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2013年,骆国彬进入清华美院进修,紧接着又到中国国家画院曾来德工作室学习书法,书法学习刚结束就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北京大学范杨工作室学习绘画。三年多的北京之行,让他领悟到“书画同源”的道理。“初学时,我对书法之于绘画的重要性认识是不够的。后来书法学习多了,渐渐的比以前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的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笔墨运用上有共同的规律。”
从骆国彬前期的画作《峨眉欲雨》、《清溪幽谷》、《古尔沟秋色》与近期的《高山清寒图》、《春风又绿江南》等画作中,观者便能清晰看出他“以书入画”后的巨大变化。
▲早期作品▲
▲“以书入画”的作品▲
忠于家乡的山水 感动自己再去感动他人
聊起画作,骆国彬从工作室里拿出马上要去到安微参展的作品。一幅两丈的画作,慢慢铺开来,刚打开四分之一的时候,我指着右下角说:“这里好像我老家呀!”骆国彬在一旁笑呵呵的说:“我用心去画了,感动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去感动别人。你说的这句话,就是我画画想要达到的目的。”
盯着那四分之一处许久,茂盛的芭蕉树旁小小的泥巴路,一路走上去两座老房子并列在一起,房子外是一个若大的场坝。那芭蕉叶就像是小时候与弟弟躲雨时的雨伞,那大场坝就像是年幼的与弟弟追着外婆家里喂的家禽四处奔跑的地方。也许,骆国彬画的并不是我的家乡,但就是那种“似像非像”的感觉,勾起了多少我儿时的回忆。
▲“外婆家”▲
“作为一位四川画家,怀着饱满的热情画的四川人文风景画,宣传四川大好河山的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骆国彬说。
世界杯365买球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
世界杯365买球的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艺网科技提供世界杯365买球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