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在陈憧的理解,艺术是享受自由的快乐,它不是事业,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我喜欢待在画室里,白纸对我很重要,它是我展翅飞翔的蓝天,是我乘风破浪的海洋,是我策马驰骋的草原,是我养息身心的家园,所以我觉得很幸福。”
在通向艺术的道路上,他一路走来,曾经困惑过,也迷茫与失落过,恰恰是艺术让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每次绘画的时候都会心无旁骛,以情运笔,用心营造,把对祖国山河的一片爱恋和对人生深刻的体会倾斜于笔端,描绘出巴山蜀水的滋润与灵秀,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陈憧生于七十年代,出生在川北广元苍溪。苍山溪水故名为苍溪,郁郁苍苍灵山秀水,那一片万物葱郁、苍翠欲滴的青山孕育了我。在他青春年少的时候,爱好很广泛,痴迷于绘画与音乐,还有唱歌与乐器。他曾经有那么一段浪漫情怀,“长大后背着吉他,成为一个流浪歌手;要么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儿时的爱好,也不知道有什么临摹的范本,被大人丢弃的烟盒,上面精美的图案,让我迷恋的如痴如醉,不断的收藏,举一反三的 临摹,还有读书课本的配图与连环画都成了我学习的资料。正是这样对绘画的痴迷,潜意识里把我的人生轨迹悄然地导向“艺术”。
九十年代初,陈憧因为工作来到省城成都,之后便迅速感知到了成都浓厚的文化底蕴。早年的时候,每当自己逢年过节休假的时候,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杜甫草堂等地方的画廊,都留下他的足迹与身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陈憧遇见了现在的良师益友骆国彬先生,成为我艺术的领路人。由骆国彬的引荐,他得以受教于翰林艺术学院,师承于黄纯尧、李文信大师等艺术名家的教诲与指点,绘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要画好山水必须得老老实实从最基础入手。”在老师的知道下,陈憧认真地研究起了《芥子园》,并对《芥子园》有了深刻的认识。“它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这个艺术门类及其丰富的内涵,每一次的临习都会给人新的启发,都会有新的收获。”陈憧说,“我以为《芥子园》实际上是在解决山水画形的问题,它看似简单的线,其实是暗示了山水内在的结构,线的主次和疏密都是在为结构服务的,只有把内在结构理清了才能举一反三,随势生发,才能做到胸有丘壑,明白了这一点才算是进入了山水画的门槛。”而后,陈憧又对四王、八大、石涛,以至宋元名迹都下过功夫,“我希望在这些经典名迹中找到带规律性的东西,为我所用,使我的山水画里有明晰的传承而又痕迹不露。”
这些年来,在绘画的时候,他也在有意无意地融入一些自己的感受,从具体的树、石、房屋的画法,到画面的构图和气韵我都在努力地营造自己个人的语汇,希望使之呈现出具有自己风貌的山水形态来。“比如树:我的树其实就是来自于《芥子园》,只是把《芥子园》的树重新进行了组织,以曲为主以直为辅,两株三株相映成趣并有意的简化,使之更符号化更个性化,树叶则完全是《芥子园》叶子的重新组织。又比如房屋,我更多的是把房屋看成画面中的有机部分,只取其势不重其形,高矮相映长短相形即可,而在门、窗等地方则用自己的手法表现之。山石的法则遵循传统,只是在山的下半部分和山角强化折带皱法,既表现了山石的质感又表达了个人的感受。”
陈憧画中的蜀中山水从总体的风貌上来讲我希望呈现出的是灵秀、滋润、清澈的南方山水,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他既传承了恩师的画技,也学到了他们身上闪光点,即人品和思想。“学画首先要先学做人嘛,人品即是画品。”陈憧认为,作为搞艺术的人,要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即要有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还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他在金晖书画院所创办的公益老年大学里以及在“情系暮岁夕阳暖,关爱老人心更红”送文化到社区的活动中,常常给学生传递,人人都要有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人人都要为社会和家庭的和谐贡献一份的力量。“人活着要寻求一种精神境界,来体现自身的价值,艺术家更应如此。”
这些年,陈憧一路走来,可能只算取得了一点点卑微的成绩,但他始终坚信,学无止境,未来之路还很长,需要毕生的时间去追求。“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需不断进修和充电。”陈憧说,人人都想成为艺术大家,可追求过的人才知道,这条路是异常艰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艺术理想,“不管未来怎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会风雨兼程。”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陈憧说,他够不上仁者也非智者,但十余年的山水画研习使自己的内心确实得到了抚慰,“心灵在与山水的对话中变得更加沉静,面对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我作为一个自然的歌者而倍感自豪,当我用画笔将自己对自然的感受表达在纸面上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内心的那份愉悦和成就感。”与书画结缘是他人生的幸事,与之相伴让其生命充满活力也更具有意义。“艺无止境,前面的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会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近年来,陈憧多次参加全国级艺术大赛、全国巡回展及个人展览,先后被授予《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21世纪中国百杰书画家》等荣誉称号,其书画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大家》,被中国邮政珍藏版限量发行,其剪纸及衍纸作品入编《中国剪纸艺术探讨与研究》、《衍纸工艺美学》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并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及海内外企业和个人收藏。
人物简介
陈憧,生于1971年,现居于成都,曾进修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画研修班,早年师承于黄纯尧、李文信国画大师,张大千弟子王永年先生。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工笔画研究会会员、锦江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成华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锦江金晖书画院理事,四川巴蜀书画院画师,四川名人协会会员,四川海峡两岸养生促进会会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师,民间剪纸艺术家,中国优秀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衍纸工艺曾深得韩国大师金海敬的指点。
世界杯365买球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
世界杯365买球的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艺网科技提供世界杯365买球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