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的审美形式多样,百花齐放。在我看来,书法的审美风格就有秀美、甜美、壮美、凄美等之分。王羲之的行书属于流美,颜真卿的行书属于壮美,赵孟顺的书法属于甜美,徐渭的书法属于凄美。各人喜欢、追求不同,每种艺术形式、审美风格都很重要,不可或缺。往往有些人,只喜欢甜美的风格作品,就反对那些个性张扬,造型奇特的壮美风格型的作品。其实,这都叫“偏食症”。试想,我们经常看电影,电影也有喜剧、悲剧之分。一场凄美的爱情悲剧往往有可能比喜剧更能打动人心,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
关于书法传统,是时下谈得最滥的话题。我在网上、报刊等注意了解了一下,谈得最多的人往往大都是那些缺乏传统,片面理解传统或者是对传统理解不深的人。作为一个书法家,不要老是将传统挂在嘴上,要把传统表现在你的作品里。书法传统到底是什么?它并不仅仅是某家经典名作,而是一切书法历史遗存,更是一种精神弘扬。
书法家要多一些丰富的想象力。“观夏云多奇峰”,“见担夫争道”,“观公孙娘舞剑”、“屋漏痕”、“锥画沙”等等,前人以此而悟出笔法 、草法、章法。这些都是从艺术的想象中悟出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书法家,成天临池不辍,不敢越雷池半步。本来天生的想象力都被这些条条框框所束缚。写出的作品刻板,毫无生气。我喜欢看电影,《阿凡达》就是一部想象力超凡的电影,难怪一上演就风靡全球,成为一部电影艺术经典之作。如果,还是那么老套,毫无新意,能达到如此轰动效应吗。
学习书法,要得法。方法得当,就是走捷径,事半功倍。方法不得当,事倍功半,就是走弯路。有些人,学习书法没有几年,初见成效,这与他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学习书法数十年,效果甚微,还自以为是,蒙在鼓里。其实,就是不得法所致。
学习书法,眼界很重要。有些人为什么总是水平提不高,看不懂作品的好坏。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眼力不济。作为一个书法家,眼界要高要宽,不能只局限于喜欢某碑某帖,或尊碑抑帖,或抑碑尊帖,应该要做到通达、包容、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要多看好的展览,多看精品原作,多培养眼力,要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对书法要怀有敬畏之心,给书法应有的尊重。一些人,学习书法没有几年,就到处卖弄,游戏笔墨。“观千剑而后晓器”、“闻千曲而后晓音”,真正的高手都很低调、谦虚。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靠自己的作品说话。过分的炒作、吹嘘,无情的责骂、贬低,都无济于事。真正好的作品,是打压不住、说不坏的,时间会证明一切。真正差的作品,也是捧不起,抬不高的,即使得一时之意,也不会长久。最终,还得靠作品服人,靠作品立足。
汉代隶书,质朴、自然、拙厚,可谓千碑千貌,个性面貌突出。而试观当代隶书创作面貌,大多是流滑、风格单一、雷同、小格局,与我们这个盛世时代气象有些格格不入。
世界杯365买球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
世界杯365买球的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艺网科技提供世界杯365买球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