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枯燥和寂寞。不仅要经受住名利的诱惑,更不要被世俗的成功标准所迷惑。艺术只有保持对名利的抗拒,保持自由不受约束的思想活力,才会显示出迷人的魅力来。”
一年四季人皆有,唯我平生尽是秋。
苦辣酸甜已遍尝,世间甘辛诉毫头。
十冬纸上无成品,废品如山几欲休。
坦荡襟胸看天下,碧水青山尽眼收。
赖素琼 诗
赖素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四川诗书画家国际艺术交流协会会长,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书画艺术村村长,台湾国宝画院荣誉院长,《诗书画》杂志主编,四川省政府主编大型画集《巴蜀情韵——巴蜀书画作品精选集》编委会副主任兼执行主编等职。作品在中国港、台、澳及日、美、法等举办联展并被国际友好人士收藏。
三圣乡,中国4a级乡村旅游风景区,每天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著名画家赖先生就大隐在这里。赖先生的作品,很早就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刊载。她的画赏心悦目,艺术成就极高,这些年更是媒体的宠儿,但是她醉心于艺术成就的升华,拒绝所有外界干扰和媒体的访问,通过先生好友能接到邀请实属荣幸,在其创作基地,笔者见到了最本真、质朴的赖先生。四个小时的开怀畅谈,笔者走进了赖先生丰富的艺术世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艺术让我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尤其在孤立无助,拆不开心结的时候,你可以用这种心灵的力量,来决定你的生或死。即使像癌症这么难治愈的恶疾也能在你的掌握中,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赖先生有同龄人一样的花季年华,也有与同龄人不一样的、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和执着追求的美术爱好。家人呵护她,朋友羡慕她。1983年,正当她工作一帆风顺、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甜甜蜜蜜时,一场大病将她从美好的现实生活中沉重地摔进了痛苦的深渊。仅短短三个月内,人一下就消瘦到68斤,几度病危、几度脱险。医院曾两次取颈、腋下淋巴做活检化验,结论是“癌细胞活跃”。在医院治疗两年不见好转,医生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施行剖腹探查术,不割则罢,一剖才发现她的内脏已开始萎缩,但病因依然不明,只能确定这是一种消耗性很大的疾病。虽然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治疗效果依然不佳。医院私下劝她的家人早作后事准备,躺在病床上的赖先生无意中知道这个消息后,明白自己病状已无法医治。与其在医院等死,不如搬回家去,吃中药治疗,看书画画、听音乐。人一旦把生死置之度外,就能坦然面对现实,按赖先生的说法,“什么都不去想,反而少了许多烦恼和痛苦”。
只有经过生离死别之后,才能对名利真正淡泊视之。这场大病,使赖先生更加悟透了人生,她的病后诗 “哀欢苦乐终渗透,童心未泯甚是惊”“浮云百载皆为梦,独立菩堤望雁归”即是她当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既知来日不多,反倒摆脱了世俗的许多干扰,将禅境的明净、无尘的心态融进了人生理想的“涅槃之中”去创作人生超常的灵性。自此,她觉得一有了精神便开始作画,画累了就潜心研究古典诗词,逐渐进入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忘我境界。
不知是赖先生的执着精神感动了上帝,还是上帝格外关照这个弱女子。30个春夏秋冬,在忙碌与充实之中静静淌过,她居然奇迹般挺过来了,虚弱的病体逐渐开始恢复。是药物攻克了病魔,还是她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艺术追求超越自我获得了新生,已无人去考究,众所关注的是赖先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其他并不重要。奇迹背后,是赖先生加倍地珍惜与拼搏。
《上官婉儿》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枯燥和寂寞。不仅要经受住名利的诱惑,更不要被世俗的成功标准所迷惑。艺术只有保持对名利的抗拒,保持自由不受约束的思想活力,才会显示出迷人的魅力来。”“正如黄胄所说,‘艺术的光彩在于创新’。艺术这件事情是要用心去做的,没有稳定的情绪,就没法踏踏实实去做这件事情,所以要尽量让自己的内心变得简单、透彻、纯净,保持住初始的那份稚子童心,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
作为一位女性画家,赖先生在创作中善于以女人的眼光去观察女性世界,再以饱满的女性情愫描绘相关题材。她笔下的淑女佳人形象秀美,鲜明生动,衬托女主人公的背景往往很单一,使画面显得单纯简洁。大幅的留白对照,色彩格外鲜明。她喜欢用淡墨处理画面人物面部表情,人物眼睛被她精妙勾点后,更是流盼如神。她还善用人物发型、配饰等加深人物特征的刻画。以工笔画人物,用写意画背景,效果别具一格。在数丈绢上画众多少女的能力,胜人一筹。
赖先生主攻工笔仕女画,早年启蒙于敦煌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潘絜兹先生,得益于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黄均教授的指点,又长期受到蜀中名画家吕林、吴凡、邓奂彰等先生的精心指导。对名家墨迹反复手摹心追,悟其神而废其形,从不循规蹈矩沿袭别人的画路。为了防止仕女工笔画千人一面的雷同通病,她对每一幅画的人物气质、形态、个性和五官造形都反复推敲,反复刻画,力避雷同。她的作品,给人一种少有的清雅、恬静、淡远的感觉,笔下仕女,个个貌似天仙,楚楚动人,各具神韵,言已尽而意未穷。在画界独树一帜,有画家写诗赞扬赖先生“芙蓉国里女画师,善画能文诗亦奇,彩泼书画美心灵, 笔工仕女尽仙姿”。
用绢作画因身体原因力不从心。用熟宣纸画工笔仕女,反复作色,太耗时间。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这是画家自身个性、气质、修养、追求及某些偶然的机缘所决定的。
观赏赖先生的绘画作品,不论是《班昭》《卓文君》《上官婉儿》等历史人物作品,还是《观音》等佛教题材作品,赖先生笔下的每幅工笔作品,皆以其慧心独到的人物性格塑造和严谨的构图造型,以及酣畅流利的笔墨而深受各界好评,成就了她在巴蜀画坛乃至中国书画界的美誉。
蜀宫乐舞图
李清照
《观音》
《李清照诗意图——醉花荫》是赖先生较为知名的作品之一,其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线条刚柔相济、流畅优美,尤其是人物眼神,十分生动传神:那两弯似蹙非蹙的细长蛾眉,一双似盼似怨的含情倩目,把一个感情丰富,饱含着血肉之躯的女诗人活灵活现地展现眼前。在古绢画《蜀宫乐舞图》中,妙龄女子众多,构图复杂,但画家举重若轻,收纵自如,错落有致,设色艳而不媚,线条刚柔相济,每个人物虽体态不同却又顾盼传神,从而在多样中求得统一,达到艺术审美的高度和谐。
《梅花三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欣赏赖先生的作品时,你会感到浓郁的诗词味道,这是因为她在探索研究中国画之余,也特别喜欢古典诗词艺术。从她的作品题诗中会感受到一种诗的韵味,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如《梅花三弄》:三个古代美女或吹箫,或弹琵琶、或奏古琴而坐,不同的服饰,异样的表情,身边是傲雪的红梅,动静互衬,营造出一种神仙般的美景。赖先生题诗曰:“梅林深处琴悠悠,寒冬春意觅芳踪,玉指朱弦啸声浓,伊人宛在画屏中。”真个是诗画相得益彰,情趣盎然!
赖先生的不少作品中蕴含着她对儒、释、道思想的感悟。她笔下的观音无论是站是坐,更一反艳俗之色,用白描线条勾画出观世音的崇高与慈悲,无论是脚踩莲花,还是足踏祥云的观音,都瑞气翩然,神采飘逸,让人一望就会情不自禁的跪拜。因此,她的多幅观音画已被北京龙泉寺、少林寺、普陀山普济寺、镇江金山寺、拉萨大昭寺及川内各大寺庙收藏。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赖先生认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才智毕竟是有限的,面面俱到者,终身一事无成,找准目标专心去做这件事,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用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用人格自我塑造和道德约束来不断完善自己,把握现在,面对现实,向自己确认的人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去。”“襟怀淡雅亲书砚,笔底名媛挹秀清”,著名书画家周北溪曾这样赋诗赞美赖先生的绘画。近年来,赖先生的作品数十次在俄罗斯、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展览,并被海内外知名人士和机构所收藏。
1994年,她与几个志同道和的良师益友,组建了“四川诗书画家国际艺术交流协会”。每次四川省的重大文化活动,她都组织协会书画家踊跃参加,协会活动有生有色,极具凝聚力和号召力,赢得社会各界的称赞。
观音(生娟)合作 140cmx246cm 遂宁广德寺收藏 2019年
迄今为止,协会已度过20多个春秋,赖先生一直负责协会的具体工作。她的勤勉、自律、务实的作风赢得书画界老前辈的信任及画界同仁的尊重。著名美学评论家、《美术杂志》首任社长王朝闻勉励她“在创造人物个性的同时,创造自己的艺术个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柳斌杰题词赠赖先生“德艺双馨”。中国著名老作家马识途题词:“马到成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台湾孔孟协会会长、时年96岁高龄的陈立夫先生题词 “能创造、善服务、肯牺牲,具斯三者,必得其名”。
艺无止境。先生始终把生命的时钟之弦,调得紧紧的,她的勤奋、正直和品德,在美术界是众所公认的。她从不愿意虚度一丝光阴,这样耐得住枯燥和寂寞的人如今已不多见。
境界的高度决定艺术成就的高度。不为世俗打扰的赖先生,穿越人生磨难,历尽风雨沧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传统工笔画,带我们走入一片简单、透彻、宁静的艺术天地。
(作者分别系四川文学网主编、四川艺术网总编)
世界杯365买球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1 zgscys.com |
世界杯365买球的版权所有四川艺术网 本站信息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艺网科技提供世界杯365买球的技术支持 |